半島·BOB官方網站國企新觀察 全球每賣出4臺鋼琴就有1臺“珠江造”樂器老字號第一股晉升國際頂流
半島·BOB官方網站國企新觀察 全球每賣出4臺鋼琴就有1臺“珠江造”樂器老字號第一股晉升國際頂流鋼琴原是一種舶來品,說起鋼琴品牌,許多人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都是施坦威這樣的歐洲老品牌,或是日本的。但在廣州珠江河畔,擁有66年歷史的老字號國企——廣州珠江鋼琴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珠江鋼琴”)才是如假包換的全球銷量第一的鋼琴品牌。如今,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都可以聽到這個中國民族品牌彈奏出的悅耳旋律。
“我們從零開始,直面國際品牌競爭,經過了數十年的發展,才成為行業的龍頭。”珠江鋼琴副董事長、總經理肖巍談及企業66年“披荊斬棘”之路時感慨道,樂器行業是一個充分競爭市場,主要競爭對手來自于國外。作為一家老牌國企,珠江鋼琴要靠自己殺出一條血路,沒有退路,不能“躺平”,唯有把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立足音樂文化不斷開拓新增長點,才能鍛造出有競爭力的民族品牌。
成立于1956年的廣州鋼琴廠,是珠江鋼琴集團的前身,最早是由8家修理鋼琴、風琴等樂器作坊合并而成的集體制企業。在創立之初,員工僅有56人,每年僅生產13架鋼琴。
彼時,工廠沒有大型加工設備,沒有圖紙,甚至沒有完備的工具。第一代珠江鋼琴人,以一臺進口鋼琴為藍本,反復琢磨,在簡陋的環境中制造出了第一臺珠江鋼琴。如今,這臺名為肖邦的立式鋼琴被完好地保存在珠江鋼琴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中。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外表簡約大氣的鋼琴,實際上蘊含著無數精妙的設計——簡約制造一臺鋼琴需要8000個零部件,前后300多道工序。作為一種舶來品,過去,中國生產的鋼琴無論在產品設計、加工工藝、精度,還是氣候適應性等方面均有不足之處。
上世紀90年代,站在改革開放前沿的珠江鋼琴制定了“引進來、走出去”的國際化戰略。肖巍告訴記者,在珠江鋼琴首次走出國門,前往美國參展時,有一個小故事。當時,珠江鋼琴帶著產品第一次走向海外參展,很多客商坐下后彈了幾下,就一聲不吭地走人。
“巨大的質量差距被國外同行瞧不起,他們認為中國人根本就不會造鋼琴。”肖巍告訴記者,從那時起,珠江鋼琴開始花費重金引聘外腦、創建技術中心、研發自主核心技術、培育優秀的工匠團隊。在不斷的努力下,1987年,珠江鋼琴產銷量達到了全國第一,成為了國內行業龍頭。
但珠江鋼琴的野心不止于此。肖巍坦言,在一開始與來自世界的頂尖鋼琴廠商競爭時,珠江鋼琴仍然扮演著“”的角色,既要與來自德系、美系的高端鋼琴品牌競爭,又要與日系、韓系等性價比高的品牌“抗衡”。
在此背景之下,珠江鋼琴不斷加速品牌、生產、人才、技術向國際化、高端化發展,另一方面緊緊抓住廣東制造業完備、產業鏈條分工明確的地域優勢,牢牢守住“性價比”的口碑。在一次次與市場的“線年,珠江鋼琴終于打敗了日系、韓系等強大的競爭對手,產銷量首次躍居世界第一。
如今,珠江鋼琴已經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廠發展成世界規模最大的鋼琴制造企業——全球每賣出4臺鋼琴,就有1臺是珠江鋼琴,產銷量連續20年蟬聯全球第一,成了國內鋼琴制造業當之無愧的“單項冠軍”。2012年,珠江鋼琴成功IPO整體上市,成為國內第一家樂器文化上市公司。在“引進來、走出去”戰略下,珠江鋼琴還先后與合資合作,收購歐洲高端鋼琴品牌里特米勒,收購德國百年品牌、歐洲最大鋼琴制造商舒密爾公司90%股權,構建了以珠江品牌為依托,愷撒堡、舒密爾、里特米勒、京珠、威騰協同發展的品牌體系。
“我們從國外引入的專家,在廣州待最長的已經有12年了,但僅僅靠外聘專家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自主研發。”肖巍表示,為了破除國際上的技術壟斷,珠江鋼琴集團建立了以“自主創新+智力引進+產學研”三位一體的科技創新體系,攻堅小零件中的大技術。
翻開鋼琴的頂蓋,一個個小槌的敲打,讓鋼琴能夠發出美妙的旋律。在鋼琴的制造中,弦槌是構成鋼琴聲音品質的重要一環,弦槌對一臺琴音色的影響約占25%。而此前,高端鋼琴的弦槌主要來自國外企業生產。為了解決這個“卡脖子”問題,珠江鋼琴決心實施核心零部件攻關工程,研究設計出了75個不同的弦槌技術工藝方案,通過1458次試驗,終于在2020年成功研發出了“愷撒堡鋼琴PR2.0弦槌”,實現“彎道超車”,一舉打破了關鍵核心技術一直被國外企業壟斷的被動局面。
“當老字號的產品走向高端化、精品化時,我們就需要更為尖端的技術和工藝作支撐。只有將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為國產高端鋼琴裝上‘中國槌’,我們才有可能打破技術的限制。”肖巍自豪地說,如今,PR2.0高端弦槌廣泛應用于珠江鋼琴旗下愷撒堡、里特米勒等高端鋼琴系列,近年來相關業務同比增長了52.52%。
“我們也清晰認識到,與國際一流樂器企業相比,企業發展還存在短板。”與此同時,肖巍也提到,珠江鋼琴要從“產銷第一”向“品牌力第一”邁進,但目前對于部分高端核心技術的掌握還有不足,部分影響樂器聲學品質、演奏性能的關鍵材料和技術問題仍待攻克,技術研發能力與行業標桿存在一定差距,自主創新能力仍有待加強。
在原為舶來品的鋼琴技術創新領域,珠江鋼琴仍在努力。記者獲悉,近年來,珠江鋼琴的年均研發強度一直保持在4.50%左右。肖巍告訴記者,珠江鋼琴將不斷鞏固全球領先的樂器研發中心和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工程研發中心的優勢地位,助力廣州打造創新高地。
在千年商都廣州,20世紀80年代,以“珠江水”“廣東糧”為代表的“廣貨”就譽滿全國。作為廣州制造企業的技術工匠,2021年,珠江鋼琴實現了營業收入20.2億元,同比增長15.31%,2021年利潤總額2.22億元。
面對企業營收兩位數的增長,肖巍仍感覺到“不進則退”的壓力。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地域沖突加劇等因素疊加影響下,主要原輔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加之消費需求相對低迷,珠江鋼琴市場銷售壓力正在顯著加大。
“我們不能僅僅做一家鋼琴的生產商,而是應該以音樂文化為出發點,來不斷延伸到新的領域。”肖巍表示。早在1983年,珠江鋼琴就舉辦了第一屆珠江杯全國青少年鋼琴邀請賽,開啟了國內企業辦全國性專業鋼琴比賽的先河。而就在不久前的8月,2022年花城音樂節暨“珠江·愷撒堡”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總決賽在廣州舉行,成為珠少年鋼琴大賽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屆。
“通過舉辦大賽,搭建平臺,進行音樂教育的培育與傳播,是珠江鋼琴提升品牌知名度的必要舉措,也是作為龍頭企業的社會擔當。”肖巍表示,作為老字號,珠江鋼琴不能僅僅把眼睛盯在產品上,而應該與音樂文化緊緊聯系在一起,通過培育音樂文化人群,強化科普教育基地功能,孵化培育數字音樂、影視、動漫、文化教育等業態,打造大灣區乃至全國文化產業展示平臺和傳播窗口。
如今,老字號珠江鋼琴已經走過了66年的發展歷程。肖巍摩挲著手邊一臺來自歐洲的古董鋼琴,一邊說:“鋼琴行業之中,百年品牌還有許多。66歲,仍是青春正當時——我們還要努力成為百年企業。”
而為了擁抱年輕新消費群,老字號也在不斷創新。就在今年8月,珠江鋼琴對外發布了系列文創產品,包括音樂禮盒半島bob·體育中國官方網站、文創月餅、珠江匠機器人系列盲盒、文創干花槌藝系列、文創雪糕、藝術賀卡、文創潮牌等。這些文創帶著鮮明音樂符號,其中,盲盒機器人取材于鋼琴的零部件,琴槌被自由拼接、DIY成為造型各異的機器人,兼具趣味性與藝術性。
“珠江鋼琴的文化符號在文創產品上落下了深深的烙印,有助于將有形的產品化為無形的文化,以文創產品為載體,延伸品牌的文化價值,打開新的傳播路徑。”珠江鋼琴、董事長李建寧表示,隨著首批系列文創產品正式投入市場,有望打造珠江鋼琴未來發展的新增長點。希望能以“小文創”撬動“大影響”,讓珠江鋼琴能夠更容易走進大眾生活,讓大家能更簡單地體驗珠江鋼琴獨特藝術審美,進一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與美譽度,讓老品牌煥發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