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bob·體育中國官方網站百琴音樂會 今天讓我們一起聆聽“琴聲里的故事”
半島bob·體育中國官方網站百琴音樂會 今天讓我們一起聆聽“琴聲里的故事”在“家國同慶?情滿灣區”——增城荔湖百琴音樂會結束后,主辦方安排了一個講述百琴音樂會背后故事的環節
陳德然,來自本次活動承辦方之一——珠江鋼琴集團,從事鋼琴行業已經有27年,廣州珠江鋼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北京珠江鋼琴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資深鋼琴調修高級技師。
?他表示,在接到百琴音樂會的任務時,他很期待,也很有把握。雖然場面很大,但是對于他和團隊的同事們來說,這種感覺非常熟悉,因為他們之前也服務過非常多重大的活動,例如央視的春晚、秋晚、國慶晚會等此類國民關注度非常高的舞臺活動,還有像G20峰會、全球財富論壇等此類對外展示的文化窗口。所以在接到任務后,他和團隊的同事們即刻參與籌備部署工作:根據導演組的需求確定用琴的數量和型號,對選中的鋼琴進行狀態檢查及保養,對現場服務技術人員進行精細的分工和根據節目制定用琴調律標準等。
?他說,此次活動用琴的現場準備工作時間緊、任務重,但是從現場的成果來看,珠江鋼琴團隊依舊穩定發揮了大型活動的服務水準,希望接下來的幾天可以為廣大市民朋友帶來好的體驗。
?原來,陳德然的父親也是珠江鋼琴的工人,他從小就喜歡跟在父親身邊,看工人們制造和調試鋼琴,從小看到大,所以他對鋼琴制造也有了濃厚的興趣,后來也跟隨父親,努力成為了一名珠江鋼琴的技術人員。
?他覺得,在和鋼琴打交道的幾十年里,他收獲了很多。首先是技能,他從一名技術人員成長為全方位的管理人員,更深入地協助集團公司執行各項文化推廣項目,獲得了南粵工匠、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輕工“大國工匠”等榮譽稱號,這是非常好的成長證明。
?其次是情感需求上的滿足。行業內給他起了個外號,叫“金耳朵”,因為他能夠幫助演奏者調試到他們想要的那個聲音,這是演奏者的認可。也因此,每一次有鋼琴家提出希望他能夠為他們的演奏會調律,或者是與他交流聲音上的問題等,他都感到很榮幸。他可以把學到的技術用另一種方式傳遞出去,這和他帶徒弟是一樣的道理。傳承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他在努力做好珠江鋼琴人該做的事情。
史提芬·默勒,廣州珠江鋼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歐洲資深鋼琴制造專家。作為外國友人,史提芬?默勒進入鋼琴行業幾十年,在數家國際著名鋼琴制造公司共事多年,幾乎把所有的精力和熱情都投入到鋼琴行業中。
?他出生在瑞士,50多年前當過木匠,后來又學了鋼琴制造和調音。隨后,他搬到了德國,開始更深入地學習鋼琴制造。在那里,他還為柏林愛樂樂團的鋼琴調音。之后,他在瑞士為許多音樂會調音,也為郎朗等國際巨星調音。此外,他還在一家鋼琴廠負責培訓年輕的鋼琴制作工藝師。
?在收到珠江鋼琴的工作邀請后,他來到中國,至今已工作超過14年。史提芬?默勒說,在珠江鋼琴主要以團隊的形式工作,許多決定都是經過討論后共同實施的,工作很愉快。這是一種專業合作,旨在打造產品。因為鋼琴的制造很復雜,需要特別專注和投入。
? 史提芬?默勒表示,在中國,他感受到了中國人們對音樂的積極參與。令人高興的是,這里有很多人演奏鋼琴,而且有很多鋼琴培訓教師和音樂專業學院教授,他們的專業促進了鋼琴文化產品的發展。
?他還認為,珠江鋼琴增城文化產業基地的寬廣、先進的生產設備都讓他震驚。這座城市多姿多彩,尤其是美食,而且交通和住房、購物等基礎設施非常完善,是一個適合居住的城市。
元杰,國際著名鋼琴家,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最高藝術家文憑(演奏博士),意大利科莫湖國際大師學院駐院藝術家,中央電視臺評選的“中國十大鋼琴家”中最年輕的一位,也是從廣州走出來的鋼琴家,演出足跡遍布全球五大洲40多個國家500多座城市。
?他被《紐約時報》稱贊為 “完美的技術和毫無疑問的樂感使他成為同一代鋼琴家中的佼佼者”,被世界著名紀錄片《鋼琴的黃金時代》的主演杜拜先生評價為“新一代鋼琴家中不可缺少的鋼琴詩人”。
?元杰還是世界樂壇贏取獎項最多的中國鋼琴家之一。對此,在講述自己的獲獎經歷時,他曾經說過,他覺得比賽名次真的不是最重要的,作為音樂人,享受參與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
?元杰曾與數百個交響樂團合作,包括紐約愛樂樂團、舊金山交響樂團、德國德累斯頓交響樂團、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等。同時,他幾乎與所有的中國樂團合作過,包括中國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北京交響樂團、上海愛樂樂團、廣州交響樂團、深圳交響樂團等。
?2016年,元杰同時成為哈爾濱音樂學院、吉林藝術學院兩所院校的特聘鋼琴系主任,是當時國內音樂藝術院校中最年輕的教授。
?元杰雖不是在廣州出生,但是從小在廣州長大,因此他說,珠江鋼琴是陪伴著他長大的,他對珠江鋼琴充滿感情。對他來說,珠江鋼琴和廣州是相輔相成的,都是處于國家領先地位的。在百琴音樂會中,他最喜歡的就是用鋼琴拼成的“中國”兩字,以此來獻禮我們偉大的祖國,非常有意義。
吳君麟,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演奏博士、第九屆中國音樂金鐘獎鋼琴比賽獲獎者,從廣州走出來的鋼琴家。在15歲時,他就以最年輕參賽者的身份,榮獲第九屆中國音樂金鐘獎。
?他四歲開始接觸鋼琴,六歲開始師從星海音樂學院李淇教授至今,2009年還以專業第一名考入星海音樂學院附中。
?他說,“我是在珠江邊長大的,六歲開始學鋼琴就是用珠江鋼琴,多年來伴隨著我痛苦又快樂的練習日子。”同時,他表示,祝賀百琴音樂會成功舉辦,舉辦這樣大型的活動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感謝主辦方的努力以及能夠邀請他來到增城這么漂亮的地方參加活動,而且以這樣的方式慶祝中秋和國慶節非常有意義。他因為多年在廣州外學習,已經多年沒回廣州和家人過節了,所以很感謝此次活動把他“帶回家”過中秋節和國慶節。
?吳君麟笑道,珠江邊、珠江鋼琴已經深入到他的骨髓,他就喜歡在珠江邊彈珠江鋼琴,演奏美妙的樂曲。他今后會繼續保持這種“初心”,做好他的鋼琴事業。
何韻希,本次百琴演奏者中年紀最小的,年僅5歲半島bandao體育。和他同臺演出的,是身為鋼琴專業老師的母親張薇。何韻希稚嫩地說,他想像媽媽一樣彈出好聽的音樂。何韻希4歲開始接觸鋼琴,因為他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常聽媽媽演奏,覺得叮叮咚咚的琴聲好聽極了,于是他就爬上琴凳,讓媽媽教他演奏,他還會自我陶醉般一頓“即興發揮”。
?何韻希優秀的表現,跟自身的天賦、家長的教育和影響密不可分。要觀察五線譜,音符的高低、長短、各種表情記號......這些讓何韻希覺得很困難,也試過哭著想要放棄。每當這個時候,張薇就會鼓勵兒子,“做任何事都要不怕困難,堅持到底就是勝利。”終于,因為每天都堅持練琴,一首首優美的樂曲就彈出來了。
?張薇說,讓孩子學習彈鋼琴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希望孩子的一生更加豐富,因為學樂器的旅途中,支撐你變得越來越好,會培養你的意志、修養、品行,以及讓你不斷地反思和修正,學會堅持、學會規劃、學會欣賞美。
?因為是鋼琴專業老師,所以張薇覺得,鋼琴是她一生的靈魂伴侶。鋼琴是一種多變的樂器,可以通過細膩的音色和技巧來表達豐富的情感。彈奏鋼琴可以成為情緒的宣泄和表達,讓人能夠通過音樂來釋放情感并與之共鳴。彈鋼琴可以幫助釋放情緒、減輕壓力和提高情緒管理能力。演奏鋼琴需要投入感情和表達力,通過音樂的力量,可以表達自己的情感,舒緩心靈,并增強內心的平靜和幸福感。
?此外,她覺得孩子很適合在年幼的時候就開始學習鋼琴,因為能促進孩子的手腦發展。彈鋼琴需要雙手協調、指法技巧和掌握音樂節奏等,這對孩子的大腦和身體發展非常有益。學鋼琴就是一個漫長的延遲滿足的過程,孩子需要克服自己的懶惰、急躁、嬌縱,培養自己自律、專注、耐心,以及堅定的精神和意志,這種積極的心態和堅持不懈的精神也會在其他方面的學習和生活中受益。
?何韻希還有一個哥哥,他的哥哥也是從小學習鋼琴,小學畢業就通過了全國鋼琴十級的考核。弟弟出生后,哥哥經常參與演奏,弟弟那時雖然很小,但看哥哥演奏時的眼神充滿了喜歡和崇拜,所以何韻希學鋼琴也是受到了哥哥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