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長江為名——“世界水電之都”湖北宜昌的“鋼琴夢”
以長江為名——“世界水電之都”湖北宜昌的“鋼琴夢”新華網宜昌9月22日電(記者羅鑫李思遠李民)滔滔長江水蜿蜒穿過幽深峽谷,在西陵峽口突然變得開闊平穩,有著“萬里長江第一壩”之稱的葛洲壩便坐落于此。參差凹凸的大壩像一排琴鍵,將不羈的江水化作一串串美妙的音符。
連日來,“水電之都”宜昌沉浸在陣陣悠揚鋼琴聲中,第三屆長江鋼琴音樂節吸引包括劉詩昆、李云迪等十多位知名鋼琴家前來舉辦演奏會。演奏會上,一架鑲嵌有“長江”二字的九尺鋼琴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演奏級九尺鋼琴,是鋼琴制造的最高級別,代表著一個國家鋼琴制造業的水平。這架引人注目的九尺鋼琴,產自柏斯音樂集團在湖北宜昌建立的分廠,為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民族品牌產品。
據介紹,這架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長江”牌鋼琴首次將中文帶進了鋼琴音樂品牌,它的產生頗費周折。
緊鄰葛洲壩的柏斯鋼琴宜昌分廠,1000多名工人緊張地忙碌著,切割、打磨、組裝……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三角鋼琴生產基地,這里年產各類鋼琴5萬多臺,占到世界鋼琴產量的1/7。
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從事鋼琴品牌代理的柏斯音樂集團總裁吳天延告訴記者,長久以來,鋼琴市場由德美日等發達國家壟斷,偌大的中國卻造不出一臺國際一流的鋼琴。
隨著鋼琴文化的發展,中國逐漸成為世界學習鋼琴人數最多的國家。看著越來越多中國人接觸、學習鋼琴,可彈奏的都是外國品牌鋼琴。吳天延想,“為什么不能創造一個中國自己的品牌呢?”
借助做代理時積累的各大品牌選材、工藝和營銷模式等知識,吳天延開始投資建廠。起初的幾個品牌依然沿用外文:威廉·斯坦伯格、托雅瑪、森柏龍等。然而他胸懷創造中文品牌鋼琴的夢。他暗下決心,總有一天,鑲嵌有中文名稱的品牌鋼琴綻放在鋼琴演奏臺上。
起步階段是艱難的,不僅鋼琴披著“洋名”,許多核心部件也依然沿用國際知名品牌。起初吳天延派技工去國外學習,可是效果不太明顯。于是他買下了一個廠,將技術“請進來”。從木材切割、天然干燥、鐵板鑄造到制造油漆等各環節,吳天延要求技工們一個環節都不能馬虎。
有鋼琴心臟之稱的“擊弦機”,100多年歷史的雷諾牌最為先進。可是安裝在自主制造的鋼琴里卻“格格不入”,彈奏起來“音色、手感都不太對。”于是,吳天延加大研發力度,歷時1年終于取得技術突破,制造出與知名品牌媲美的“擊弦機”。
技藝上的突破讓吳天延更加自信。從2001年在宜昌生產第一臺立式鋼琴,不斷進行研發、改進,小三角鋼琴、中三角鋼琴,直到九尺鋼琴出爐。
2009年,第一臺九尺鋼琴誕生,給它起一個什么名字呢?吳天延特別喜愛的詩詞,于是在其詩詞里尋找靈感,“長江”兩個字躍入眼簾半島·BOB官方網站,“就是它了!”不僅因為長江是中國母親河,別具意義,而且生產地在長江之畔的宜昌,令人印象更加深刻。
經過四次更新換代,“長江”九尺鋼琴目前已臻于國際知名品牌水準,著名鋼琴家周廣仁、但昭義等體驗過“長江”鋼琴后,感嘆“長江鋼琴——中國的驕傲!”
鋼琴是一項需要群眾廣泛參與的高雅藝術。近年來,柏斯音樂集團投入數千萬元,舉辦300多場規模不等的音樂活動。從2011年開始,吳天延開創每年一度的長江鋼琴音樂節,通過鋼琴比賽、展演、鋼琴名家進社區等系列鋼琴音樂活動,提高“長江”鋼琴的知名度,推動鋼琴藝術的交流和發展。
2011年4月,柏斯音樂集團啟動了“鋼琴進社區進校園”,免費為宜昌市200個社區和單位提供200臺鋼琴,5萬多市民由此愛上了鋼琴。在宜昌,鋼琴音樂已成為宜昌市民充分享受的大眾藝術,悠揚的琴聲不僅來自劇場、學校、琴行、酒店,也從許多市民家庭的窗口飄出。
未來,柏斯音樂集團設計產量達到12萬臺,屆時將占到世界鋼琴產量的1/3,年營業額將達到20億元。“目前, 長江 鋼琴占到集團總銷售額的5%。希望經過培育,能不斷擴大市場份額。以后更多的音樂愛好者彈奏咱們中國自己的品牌!”吳天延說。